为创新服务,专业的新型储能信息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远景储能田庆军:电力市场是储能产品能力的照妖镜

2025-04-10 20:02:47 来源:远景储能

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储能中国网获悉,4月10日,在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期间,远景储能重磅发布了全球首款智能体储能系统EN 8 Pro,搭载远景动力700Ah+储能专用电芯,转换效率(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高能量密度电芯结合创新性的系统集成设计,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达到8MWh+,系统能量密度达到541kW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单体储能系统,可以大幅降低初始投资成本及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

  远景智能体储能系统的产品底座基于其全栈技术能力,具有高安全、高性能和高可靠特性。区别于竞品,其搭载了交易智能体Trade Agent和构网智能体,能够实现储能系统在电力市场交易和支撑电网方面的更优表现。远景交易智能体内置AI气象大模型、AI负荷大模型等大模型矩阵,实现预测精度领先行业,峰谷预测准确度要领先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可以实现百MWh储能电站年收益增收150万元。

  这是一款适逢其时的产品。两个月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提出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上网电量将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意味着新能源将由稳定营收模式向市场化交易的资产运营模式转型,未来新能源场站收益将面临重大挑战。

  具备交易能力和构网技术的储能被认为是解决这项挑战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产品并不具备这些能力,且同质化严重,由此导致了严重价格内卷。“电力市场就是照妖镜,你的储能产品好不好,通过电力现货市场一检验马上就知道了。过去很难验证,因为很多储能强配之后,不怎么调用。”远景高级副总裁、远景储能总裁田庆军告诉「能见」。

  136号文的深远影响

  在新能源全面入市交易的大背景下,无论是新能源项目前期开发还是后期运营管理,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电力市场交易”,储能亦如此。

  此次储能的价值回归和凸显,就是电力市场带来的价值链再分配。田庆军认为,“136号文本质是新能源产业链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再分配。”

  在新政策公布之前,新能源产业链价值绝大部分利润都由开发商赚取,由此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现象——首先是地方政府通过资源换产业等手段,增加了很多新能源开发非技术成本;其次政策强制要求新能源配储,又很少调用;此外大量非专业的跨界资本入局新能源,倒买倒卖路条。

  136号文让新能源全面入市,就是让每个链条上的价值回归正常,回归商业本身。田庆军认为,136号文发布之后,新能源投资商会更关注产品质量带来的价值,这样就会回归到不再进行价格内卷的局面。“因为价格内卷出来的产品,开发商未必会受益,最后伤害的还是投资商的利益。”

  储能则通过电力市场,能真正寻找到其角色和定位,可以通过电力市场的交易和给电网提供服务找到商业模式。

  中能建能源研究院也认可136号将给储能带来重要机遇。他们认为,虽然新能源配套储能不再作为新能源项目开发的前置条件,表面看免去了新能源强制配储要求,但从深层次分析,随着新能源全面入市后,现货市场价格上下限价差将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对于新型储能、虚拟电厂等大批可调节资源具有了更广泛的市场需求空间。

  因此中能建能源研究院认为,应尽早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示范性、引领性新型储能项目,创新推动从电芯制造到系统集成的储能新技术、新功能,研发更大规模集群、更大单机容量、更高转换效率、更长释能时长的新型储能系统,锻造更加系统高效的新型储能产业链一体化能力。

  构网和交易型储能机遇

  136号文给储能提供了历史机遇,同样提出了挑战。过往强配的储能大部分都是沉默资产,因此对于产品的质量和能力要求并不高。136号文本质上对储能在构网能力和交易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储能分为构网型和跟网型。过往大部分锂电池储能都是跟网型,简单理解为其无法对电网频率和电压构成支撑。伴随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渐跃升至全国20%的高比重,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稳定造成重大挑战。

  此时,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比重如果还想继续大幅提升,就需要具备构网型的储能。所谓构网型储能,其变流器(PCS)采用与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功率同步策略,不需要借助锁相环便可实现同步,输出稳定的电压与频率。构网型储能系统不仅可以并网运行,还可以离网运行,对电网的支撑能力较强。

  此次远景发布的构网智能体储能产品,就具备1+4全栈构网能力,具有惯量支撑、电压支撑、宽频震荡抑制、增强电网强度、场站级黑启动等构网能力,灵活适应孤网、弱网、新能源大基地等各种场景,可实现100%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

  “1”即远景构建的全时间尺度系统仿真平台,可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场景、发展阶段、规模结构准确定义设备特征,设计开发最佳构网型产品;“4”,指4层级构网型产品,覆盖部件、整机、场站、系统,部件端为自研的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单机端为可与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相适应的高性能构网储能单机,场站端支持新能源场站+储能协同实现类同步电机特性,系统端可实现源荷储自主组网。

  交易是储能的另一个重要能力,其意义也更大。电力交易极具复杂性和专业性,在现货市场环境下,企业既要以15分钟为颗粒度进行新能源功率预测,又要完善月度、年度等长周期尺度的新能源发电量预测模型,需要企业大量积累基于历史和实时气象数据,加大科技创新和投入力度,开展多源气象预测研究,提高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功率预测精度。

  对于大部分储能制造商而言,构建这样的能力挑战重重。田庆军认为,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交易不是简单的充放电和卖电,而是软件和硬件协同,以大数据作为连接和纽带,实现高度智能的智能体。人工将更多会成为辅助,智能会在整个电力交易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过去电力交易主要依赖于人的经验,未来要逐步摆脱对人的依赖。就像自动驾驶一样,成为超越人能力的智能体,通过它对市场的判断,对风光预测的判断,对电力用户的判断,来自主地进行交易。

  此次远景发布的储能交易智能体就实现了这一目标。在供给预测方面,其AI气象大模型相比传统气象预测提高预测精度30%;功率预测新能源资产接入超25GW,市占率行业前三,月度、年度发电量预测准确率>85%。在需求预测方面,其基于AI负荷大模型,实现负荷预测精度高达97%-99%;消纳预测基于省级就及场站级多源信息融合,15分钟限电预测准确率达到80%。综合供给和需求高精度预测,能够实现日前/实时节点电价预测准确率达80%-90%,峰谷预测准确率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约5%,以100MWh储能电站为例,年可增收150万元。

  “基于远景交易智能体,储能系统还可以实现软件策略、硬件控制、运维协同三方面的融合,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收益最优。”田庆军表示。

  如何评价好的储能产品?

  打造更好的交易型和构网型储能产品,是远景储能努力的方向。其对行业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则是远景正在努力构建储能产品评价标准。

  “现在全世界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储能好坏的标准。”田庆军表示,“这也是近年来产品招标卷价格的核心原因,因为现在行业对储能的评价体系不够。”

  田庆军透露,当前远景储能正在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将行业往更加合理方向引导,建立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

  目前远景储能初步构建的评价体系分为四类:一是运行态,即储能的运行状态;二是储能健康度;三是储能利用率;四是储能转化率。从设备端到场站端,都将采用这四大指标来衡量,每一个指标下面将分别设立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共设置了20多个一级指标和100多项二级指标。这些指标基本把整个储能的好坏完全定义出来。

  “未来选择一款好的储能设备或者评价一款设备的好坏时,就像体检一样,都有相应的指标。”田庆军表示,过去在评价体系上是不成系统的,大家只是关注某一点或某几点来选择企业和产品,就不可避免让行业会更加关注价格。

  远景最终目标是联合第三方机构形成行业的统一标准,让行业回归理性,赋能整个行业和产业链,推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宣传合作 | 人才招聘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734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