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央视网消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新型储能”列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并强调其作为国家能源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作用。 开年以来,各地加速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装机规模快速增长。 在新疆吉木萨尔,100万千瓦光伏+100万千瓦时全钒液流储能一体化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作为吉瓦时级的钒电池储能项目,具有安全性高、充放电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可满足大规模长时储能需求。目前光伏区已具备并网条件,储能工程进度完成30%。 在青海格尔木,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安装调试进度已过半,计划年内并网发电。项目采用新一代的深低温蓄冷关键技术,通过-196℃低温环境将空气转化为液态存储,能量密度较传统技术提升3倍以上。 此外,氢能也是储能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吉林,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配备45万立方米的氢气储罐,能够将多余的电量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再进一步合成绿氨与绿色甲醇。 多部门促进新型储能健康有序发展 在“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关键转型期,国家多个部门协同发力,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标准体系为支撑,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26.5%,累计装机规模达78.3吉瓦。截至2月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7500万千瓦。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较2023年提高一倍,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我国新型储能产业链快速发展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产品经济可行性、电力循环寿命等显著提高。2024年全国锂电池的总产量1170吉瓦时,同比增长24%,行业总产值超1.2万亿。 |
下一篇:返回列表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