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储能新型储能
作为“十四五”我国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近期正式印发实施。 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对我国新能源规模的扩大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给新能源消纳带来更多挑战。以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为整体规划的新型电力运行模式——“源网荷储”概念成为许多地区开发新能源大基地的创新模式。 今年4月,由《能源》杂志主办的“第三届风光储创新发展论坛”在内蒙古乌兰察布举办。会上,发电企业、新能源企业、电网企业的代表共聚一堂,探讨源网荷储一体化对中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会上,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接受了《能源》杂志的专访。田庆军指出,中国新能源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大基地开发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概念、新模式的应用将会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能源》: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田庆军:宏观上来看,中国建设新能源大基地并通过特高压外送,也是一种形式的源网荷储一体化。我们可以把东部地区看成是广义上的负荷,而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就是发电电源。以往,电力系统都是用火电来调节新能源,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地依靠新型储能技术来进行调节。 经过过去2年的局部电力短缺之后,我们需要改变一个认识:那就是传统上富集新能源的地区(比如水电大省四川),在某些特定条件下也有可能会遭遇电力短缺问题。所以传统的电力外送必须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变。 《能源》:在“双碳”时代进行新能源开发,可能会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田庆军:地方政府现在开始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新能源资源不仅可以吸引发电企业,绿色电力对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只是单纯开发绿色电力,对地方政府来说并不能完全发挥出其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如果可以通过绿电资源撬动更多的产业升级,可以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当然,从电力交易和资源全国配置的角度,这需要更高级别政府和有关机构进行统筹。未来中国的电力市场,一定不会只是单一维度的,而是多元化、多选择、多角度的。西北地区的新能源外送与本地消纳两者并不矛盾。 东部省份也不只是单一的受端省份。在新能源加持下,广东、江苏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贫乏省份,可以通过大力开发海上风电资源、分散式风电等,建设海上能源基地及分散式新能源,做到“电从身边来”去解决一部分绿色电力。 《能源》:新能源大基地开发会带来更多的电力交易,这背后可能会有哪些矛盾需要调和? 田庆军:现在的电力交易更多基于政府间协商,缺乏电价等商业化的手段进行调和,存在一定的僵化。 但从实际来看,完全依赖商业化手段完成跨省区交易也并不现实。正如我们在前文提到,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绿电的价值,希望更多把绿电消纳留在本地。所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概念和模式现在会越来越有市场。 我认为理想状况下,未来的大基地电力交易和外送是结合了政府间协商与市场化手段的结果。这样能够同时发挥市场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寻找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平衡点。 《能源》:为什么新能源发电在市场中还是缺乏竞争力? 田庆军:中国的绿色电力和碳市场之间还没有打通。在缺乏绿证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绿色价值实际上被完全忽略了。 目前欧洲市场的碳价已经达到了100欧元/吨,这个数字十分可观。如果国内的碳价达到50欧元/吨的水平,对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来说是巨大的压力。 不过,这从另一方面还是可以刺激新能源发电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企业为了抵消碳成本,要么就选择购买碳证,要么就选择自己开发可再生能源。这种约束实际上比补贴更能够刺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模式目前的发展有怎样的进展? 田庆军:三峡源网荷储不仅实现了从资源到产业的结合、体现了电源建设过程中端到端的思考,更重要的是,让一体化开发的新能源发展模式有了更长维度的思考,实现了长周期收益和整个电力系统优化。类似的风光储融合一体化必将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模式。 除了发电企业的努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新模式。 内蒙古正在依托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引领中国的新能源革命。内蒙古源网荷储的市场化开发模式、与当地产业紧密结合的“新能源+”商业模式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都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是能源电力行业新模式、新业务、新技术的孵化平台。从叶片、齿轮箱、风机、储能到智能软件、碳管理系统、零碳氢氨、零碳产业园……远景各个业务板块在内蒙均已落地,积极参与到这场令人振奋的新能源革命中。 河北唐山已规划千万千瓦海上风电,除了传统的上网模式,还可考虑与当地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产业结合,通过绿电制氢,氢能用于钢铁冶炼,既拉动地方经济,又能从源头上实现降碳,还可实现交通等领域氢能替代,综合效益显著。 |
储能中国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储能中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文字或图片,出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本网站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网站、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凡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的内容属储能中国网原创,转载需授权,转载应并注明“来源:储能中国网”。
本网站部分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储能中国网 备案信息:京ICP备2022014822号-1 投稿邮箱:cnnes2022@163.com
Copyright ©2010-2022